“卷王”拼多多股价暴跌了40%,其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09-09 21:21
来源类型:集微网 | 作者:贾思凝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澳门天天彩全年开奖记录2024年】 |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 【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 【2024年澳门资料免费大全工程师】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 【正版挂牌资料全篇100%】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拼多多股价暴跌?底层逻辑是什么?
前天,刚好跟一个从事跨境电商15年的“老兵”喝茶聊天,他向我吐槽说,他是最早在淘宝上做玩具电商那一波人。
赚到第一桶金后,这几年国内电商实在太卷,后面转做跨境电商,从2023年初开始转做Temu(拼多多海外版)的全托管模式。
到今年年初时,日订单量已经保持一千单以上,虽然还没有跑正盈亏平衡点,但团队依稀已经看到了发展的曙光。
但是,最近几个月日订单量上不去,感觉已经碰到销量“天花板”,在这样情况下他的经营环境就急转直下,从始至终就是亏损经营的巨大压力下。
平台对商家“极致压榨”商品价格和平台规则的“极度不友好”,平台回款周期3个月以上,库存与月度销量占比为4比1,这样他的资金压力真的非常大了。
并且,单单罚款已达几十万了,现在公司的现金流接近枯竭,如果未来几个月没改观,他已经开始萌生退意了!
这个项目他投了几百万,如果全部打水漂的话,那对他来说真的是“鸭梨山大”了!
刚好碰到拼多多股价暴跌这个节点上,我们一起来看看拼多多暴跌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拼多多收入逐渐放缓将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几天前(8月26至28日),拼多多的股价连续暴跌,累计跌幅一度超过40%!市值蒸发接近800亿美元,黄铮刚刚坐上的首富宝座快速地又移回给了农夫山泉的钟睒睒。
从明面上看,有两个关键原因:
一是二季报营收不及市场预期和增速首次放缓;
二是高管的大嘴巴,有点刻意唱空自己。
那么,这就是股价暴跌的最根本原因吗?
先看财报,8月26日,拼多多发布了二季报:当季实现收入97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999亿元;
收入同比增长85%,是2022年四季度以来,增速首次放缓。
这样看起来,算是低于预期吗?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和京东的营收都是实现个位数的艰难增长。这样比较,拼多多的业绩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但是,在资本的逻辑里,二季报营收低于预期29亿和增速首次放缓,就直接导致暴跌40%吗?
不,这仅仅是导火索,是最表层的原因而已。
投资者们早已习惯了拼多多的“高增模式”:即业绩高增长和增速可持续性。
但是,这次二季报直接终止了拼多多的“高增模式”,也就是预期没了,这场资本大戏也要落幕了。
那么,拼多多高管真的是大嘴巴吗?从资本层面看,这有可能股价连续暴跌的关键原因。
但是,这依然不是最根本原因!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董事长或CEO都会给股东画饼,肯定成绩,畅想美好未来,以换取股东和市场的认可,提振股价。
但这一次,拼多多的高管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在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CEO陈磊表示:“全球化业务正在面临更严峻、加速变化的国际环境,业务经营受非正常商业因素的干扰变多,未来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在陈磊看来,拼多多收入逐渐放缓将是必然的结果。
平台的整体规模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体量,完善平台生态建设并非一夕之功,管理层已达成一致共识,做好了牺牲短期利润,长期投入的准备。
陈磊表示,公司的多线业务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整体仍处于投入阶段,未来几年不会进行回购或分红。
据了解,拼多多将在未来一年减免商家100亿元交易手续费,投入规模进一步扩大。
毕竟,拼多多从2015年创立至今,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中国电商界的三巨头之一,业绩高速增速确实令人咋舌。
可以说,拼多多早已不仅仅是“黑马”,而是被市场捧成了“神话”。
那么高管的表态,就是在确认业绩保持高增的不可持续性,也包涵了某些底层逻辑但不可明说!
这就是一个“神话”破灭的开始。
那么,这就是拼多多股价暴跌的底层逻辑吗?我看也未必!我们再往最深层底层逻辑扒一下!
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有三个,你们来看看对不对?
一场“围堵Temu总部”的风波,折射出平台强劲的话语权和弱势的商家!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7月29日,因平台罚款和扣货款等问题,约有400多名中小商家“围堵”位于广州的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总部,事件迅速在各媒体传播并发酵。
据到现场商家提供数据表示,其统计的售后扣罚及售后预留金金额约为1.38亿元,涉及407家商户。
但是,商家的不满并非无风不起浪,而是不约而同的行动,直指Temu平台长期对商家的管理政策,导致对商家处罚力度过大,让很多中小商家憋屈至极,被迫承受超乎想象的经济压力。
在不满情绪高涨的商家眼中,Temu平台体现出了“高冷”:罚款理由含糊不清,罚款金额最高是货款本身的5倍,但平台对商家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理由,这对商家来说是妥妥的“霸王条款”。
实际上,这场规模性“围堵”风波是商户积怨已久后爆发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陈磊在财报后有点不符合常态的表述啦。
确实,本次商家围堵Temu的根本原因是分配机制和商业模式上出现了问题。
因此,这个事件也将倒逼平台重新审视其政策,在制定政策时,要均衡考量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长期坚持“极致低价”策略,势必导致劣币商家驱逐良币商家!
拼多多之所以能成为电商界的神话,关键在于它准确地抓住了电商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时代红利。
在这个新时代,电商平台的核心不再是平台和商家,而是消费者本身。
因此,拼多多的做法非常直接:用“极致低价”吸引消费者,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觉得“真香”,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和平台交易量。
但平台一味以“极致低价”,势必会带来大量的低质商品和大量的劣币商家。
而劣币商家的大量涌入,也势必会导致平台内的所有商家陷入内卷和恶性竞价的循环中,这样势必会导致劣币商家驱逐良币商家。
黄峥曾说过,“极致低价”只是拼多多阶段性获取用户的方式。就是不知道,这个阶段有多久。
拼多多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国内市场如此,Temu一入局国际市场,就把Shein、Titok等平台给卷麻了,直接把做外贸生意的利润给卷没了。
不过,最近风向又变了。虽然消费降级是主旋律,但淘宝、京东、Shein、Titok等平台都开始意识到,一味追求“极致低价”已经行不通了。
为啥呢?
因为“极致低价”竞争搞了好几年,平台和商家都已经到了极限,再降下去就要亏本了。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极致低价”策略实际上破坏了整个电商生态。也跟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方向是相违背的。
“仅退款”政策有其存在价值,平台需要优化策略,实现三方共赢!
自拼多多“发明”了“仅退款”政策以来,对“仅退款”的争议就一直没断过。
“仅退款”的初衷是方便消费者购物,但是实施过程中逐渐变味,变成了部分消费者薅羊毛的利器。
近半年来,因“仅退款”规则,商家遭受不公平待遇,被羊毛党钻了空子的情况很多,且泛滥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境地。
在海外,消费者也发现了Temu对买家的政策可谓“无节制地讨好”,比如他们可以享受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但无需退货”的售后政策,这是“仅退款”的海外Pro版。
这也意味着,一些用户可以90天白嫖商品,而不少人也会通过恶意退货,实现“线上零元购”。
随着大量恶意“零元购”用户的涌入,商家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被罚款,造成了很多商家的损失。
“仅退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减少了因退货产生的不必要运输成本。
但这一本意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措施,却被一些“羊毛党”盯上了,甚至形成了一条“薅羊毛”灰色产业链。
这个过程就让“仅退款”远离了初衷。
“仅退款”的政策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平台有责任继续优化策略,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共赢。
我认为这三点才是拼多多暴跌40%的底层逻辑。
或许这场风波确实倒逼了拼多多,促使拼多多对商家及平台策略进行深刻反思!
陈磊在财报后一反常态的表态,这肯定是话中有话,有些话确实不能这样的场合说得太明白,但又不得不说!你可以细品哈!
拼多多的成功,离不开黄峥抓住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机遇。
2015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电商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品牌电商逐渐兴起,而大量的白牌商家急需新的电商渠道。
拼多多正是利用这一契机,重点开拓了下沉市场,通过“极致低价”“仅退款”以及等社交电商玩法“砍一刀”,迅速崛起。
2022年,随着Temu入局国际市场,其用户数量和交易额都呈现爆发式增长,这种势头也让亚马逊等传统国际电商巨头压力倍增。
然而,时代在变,当初那些有利条件在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平台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优化其发展策略,做回一个真正的电商平台,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共赢,共同维护电商大生态和制造业品牌出海大战略!
当然,Temu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迅猛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会给平台带来一些地缘政治的风险!
我相信,只要平台专注做好平台自身长期稳健的发展,这不仅为中国优质商品提供了多一条出海通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次拼多多股价异常波动的事件,折射出了全球电商竞争格局的变化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电商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依然令人瞩目。
Amalia:
1秒前:随着大量恶意“零元购”用户的涌入,商家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被罚款,造成了很多商家的损失。
土村芳:
1秒前:但是,最近几个月日订单量上不去,感觉已经碰到销量“天花板”,在这样情况下他的经营环境就急转直下,从始至终就是亏损经营的巨大压力下。
布赫·劳伦斯:
6秒前:为啥呢?
徐光宇:
8秒前:从资本层面看,这有可能股价连续暴跌的关键原因。